寧德時評: “都不容易”雜談
陳恭民
一位環衛大媽打掃衛生時,揮舞的掃把不慎將一輛小車門輕微刮蹭,司機是抗疫志愿者,正趕往集合地點,由于時間緊急,車速快了些?!?/p>
車主下車,看了看被刮過的痕跡,又打量滿臉汗水、慚愧不安的大媽,說了聲“都不容易”,揮揮手上車走了。
一句“都不容易”化解了一場可能爆發的糾紛,感動了包括筆者在內的行人,像一股清泉給炎炎夏日的中心城區降了溫,溫暖了人心。
有好人,也有混蛋,就在前些天晚上,東湖市場附近上演了一場鬧劇,讓人哭笑不得。據旁觀者介紹,一外地漢子在一對老年夫婦的地攤上買了一件15元的小物件,他裝模作樣掃了微信碼,卻不付費。
攤主查了查手機,發現對方沒付款,便向其討要,那個年輕人卻堅持自己已經買了單,于是發生爭執。
吵鬧聲引來了不少圍觀者,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其中一位老者對那個年輕人說,有沒有付款,把手機拿出來一看便知??赏獾厝苏f什么也不肯出示手機,并多次捂緊口罩,似乎擔心人們看清他的面目,且伺機騎電動車偷溜,但攤主緊緊拽住車把不讓走。于是年輕人便用力擊打老人的手,老人也給予還擊。
接下來的場景如川劇般“變臉”,讓在場的所有人始料不及,年輕人當著大伙兒的面大嚷大叫,老人打人了!隨后倒在地上亂滾一氣,電動車倒了,手機也摔到一米開外。我們實在看不下去便報了110。
筆者注意到那對花甲之年的攤主夫婦,原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,可不知出于何種目的,擺了夜攤,賺些小錢,真心不容易。而那個外地人,瞧他的著裝、電動車及口音,猜想是來寧打工的,身在異鄉討生活也不容易。照理,惺惺相惜,彼此應該相互照應,倘若存心逃避區區15元的貨款,出此下作之舉,錯上加錯,真讓人不屑。
時令進入小暑之后,高熱不退。在太陽底下行走一兩分鐘便大汗淋漓,更甭提烈日下的建設者了。我經??吹焦と?、農民以及各行各業不得不在野外或密閉場所勞作的揮汗如雨,渾身上下無一處是干的,油然生起敬畏之心——勞動者是偉大的!所以,那位志愿者的一句“都不容易”,讓我產生深深地共鳴。
具備“都不容易”情懷的人自然會將心比心、換位思考,在日常生活中存好心、說好話、行好事,不刻薄不刁難,更不會損人利己。比如,目睹環衛工人的艱辛,本想把手頭的煙頭扔到地上,現在不敢了,找個就近的垃圾箱吧;遇到肩挑手提進城銷售土特產的農民,滿身汗臭擠上了公交車,也不會立即掩鼻,投去鄙夷的目光,而是出手相助,或主動讓位……
群經之始的《易經》,總共有64卦,63卦的爻辭,有兇有吉,也就是有好有不好。唯有謙卦,所有的爻辭全都是吉,沒有兇。人生在世,想立于不敗之地,持盈保泰,唯一的辦法是謙虛謹慎,敬天愛人。
“都不容易”就是謙德的日用,但它是相互對等的,你謙我讓,你恭我敬。例如,大熱天停水停電,住戶叫苦連天,維修人員理應第一時間前去應急處置,絕不可以把“都不容易”當成懶惰松散、不負責任的擋箭牌。
責任編輯:劉寧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