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羅江街道:村集體經濟“生財有道”
盛夏時節,福安市賽江之畔的江濱大道微風習習,一棟黃墻藍瓦的6層樓房在藍天白云下格外引人注目,這里便是羅江街道羅江村的農民工公寓?!斑@個公寓現在是供不應求,如今,36套房源已全部出租,每年能為村財增收約17萬元?!痹摯妩h支部書記羅長平介紹道。
近年來,羅江街道圍繞“一村一品一策一特色”的發展眾多,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“提質強村”專項行動,立足轄區內企業眾多、外來勞動人口密集等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,打好因地制宜“組合拳”,推出資源開發型、實體經營型、村企共建型三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,增強自身“造血”功能。2022年,羅江街道下轄7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超過15萬元,其中4個村達到20萬元以上,羅江村、南安村突破50萬元。
羅江村地處賽江西岸的104國道旁,緊鄰羅江街道所駐的三江社區,因周邊企業、學校眾多,該村逐步成為當地村民與外來人口的聚集地。為了滿足外來務工人員和學生、家長的住房需求,2018年,該村充分盤活村內集體土地資源,建成占地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的農民工公寓?!皼]有房東,這里就像是我們自己的家,住得很舒心?!碑斕峒白庾≡谶@里的感受,租戶陳阿姨說。
除了農民工公寓,該村還通過建設停車場、出租地皮等方式進一步拓寬村財增收渠道。從2018年的5萬多元,到2021年的50萬元以上,羅江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“質”的飛躍。
物流碼頭
而與羅江村比鄰的南安村,依山面江,水陸交通便捷,擁有豐富的港口資源。該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利民物流碼頭發展以搬運、裝卸為主的第三產業,僅此一項,每年村財增收30余萬元。
從上世紀60年代起,該碼頭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成功完成四次“升級”,升級后的碼頭噸級由原有的500噸級變為1000噸級,年貨物裝卸量由原來的8萬噸增加到30萬噸,南安村的村級集體經濟也伴隨著這四次“創業”步伐逐漸壯大起來。此外,村兩委班子還以固定資產為村財基礎、碼頭為主導產業的具體思路,搭建鋼構廠房,以流轉的方式與外界簽訂長期租賃合同,在保護土地所有權的同時,又獲得年均25萬元的穩定村財收入。
據了解,接下來,該村計劃建設人才公寓,并打造休閑健身泳池項目,在吸引人才、豐富群眾業余生活的同時,不斷強化內生動力?!坝境仨椖款A計在今年年底完工,正式投入使用后,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有望突破100萬元?!蹦习泊妩h支部書記林冬鈴如是說。
相較于深耕實體經營之田的南安村,位于賽江西岸的大留村則走上了村企共建的致富道路。自2003年啟動工業園區建設以來,該村積極實施“園區落村、人才回歸、農民入企、農貨進城、培訓到家”計劃,整合優化土地資源,利用集體荒地荒坡招商引資,先后吸引多家工業企業入駐,借力企業,以村企共建帶動集體經濟增收。
據統計,截至今年7月,大留村工業園區入駐規上企業6家、普通企業30多家,吸納務工就業村民300多人,月收入均超3000多元。
與此同時,該村采取“合作社+農戶+電商”模式,通過“發展電商+特色產業”,用一根網線、一部手機,連接城鄉、對接產銷。2022年6月,大留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邁上了20萬元的新臺階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緊緊圍繞創建‘富饒羅江’的目標,繼續以發展‘農民工公寓、物流碼頭、標準化廠房’為重要抓手,進一步拓寬視野、搶抓機遇、先行先試,努力走出一條‘以強帶弱、抱團發展、共同致富’的新路子,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濱海新區?!绷_江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雅梅信心滿滿。
來源:閩東日報通訊員 王雯秋 文/圖
編輯:陳娥
審核:劉寧芬 繆洪通
責任編輯:陳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