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閩東之光 資訊速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乎者也 | 葉子清:一村青綠沐福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-07-24 10:27 來源:閩東日報?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葉子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虎年到來,人們都在吸福氣、覓福跡、找福字、走福村、尋福運,享受一番“福運福氣開福門”的樂趣。早春二月,難得一個艷陽日子,幾位好友攜手大春,驅車前往春意盎然的溪潭鎮雙峰村,尋找大家心目中的福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雙峰村依山傍水,風景優美,人杰地靈。村不算大,只有272戶、1339人,但卻幾乎為馮姓,偶有葉、陳、林幾家族人。宋末元初,雙峰村馮氏先祖爬山涉水,從福建上杭縣遷徙而至,繁衍定居。雙峰人愛好讀書,遵循奉行詩書傳家,那馮氏祠堂、廉溪石刻、釣魚臺摩崖石刻,處處展現著古人文墨風采,詩書遺跡。難怪她是遠近聞名的博士村,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,涌現出11名博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雙峰村,不知因何命名,但棠江庠生薛宗暄贊其:“雍雍穆穆,家詩書而戶弦誦,士卓茂而農力穡,應嘆瓞衍瓜綿,人文炳蔚?!彪p峰村,春天不缺百花,夏天不缺濃蔭,秋天不缺詩情,冬天不缺畫意。千花萬樹拿陽光當針,拿道路做線,將村莊繡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,繡出了老百姓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幸福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村的春天,由潺潺流水、穆陽溪畔的樟樹飄香牽來。微風吹拂,踏入掩映在樹木蔥蘢中的福安市樺新藝術館,造型優美、惟妙惟肖的根雕藝術品,琳瑯滿目,頓時令人目不暇接,使您不免心情震撼,仿佛進入根雕仙境,且不說其樹木品種珍稀,單論其雄偉壯觀、形態逼真,就使您畫眼睛筆直,不愿移步;拾階而上三樓,置身于品種齊全的民俗大廳,則又讓您心情回蕩,仿佛走進農耕之家,回味當年的農耕情景,人人對根雕藝術大師孫少華贊不絕口:“您就是有眼光,辦了一件大家想辦、卻沒辦成的好事?!逼陂g,恰好碰上省電視臺記者回訪孫少華,采訪他從何時萌發開辦民俗博物館的設想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走于溪畔林蔭樹下,古樟、花梨木沿溪矗立,一棵挨著一棵,隨著年輪抽枝發葉,讓人在綠色海洋中隨波蕩漾。佇立山峰俯瞰而望,雙峰橋橫跨廉溪,潺潺穆水從村前緩緩向南而流,青山綠水之中,彰顯著迷人的春色。一抹春光,瞬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近中午11時30分許,好友突然發問:“這里不是有‘?!E,何不來個福建‘?!?,虎年覓‘?!?,享受一番‘?!謽啡??!鳖D時,大家精神抖擻,按照鄉賢提示,不顧額頭冒汗,沿溪朔源而上,但見綠竹叢叢,曲徑連連。行約15分鐘,果然不虛此行,遠遠就見一塊高大的紅“?!笔?,聳立于廉溪河畔、村道路旁,格外奪目鮮艷;而與之相伴的巖壁紅“壽”石刻,當然不甘示弱,兩字相映成輝,字幅高達一至兩米。身臨其境,真有一番福氣連綿,福運亨通,騰云垂釣,“鳶飛魚躍”之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鄉愁是一杯水,鄉愁是一份情。鏤刻于溪畔上的“福、壽”二字,她不但是人類文明獨特的語言符號和象征,更寄托著人民最為樸實的美好心愿,“福如東海,壽比南山!”人們祈望鄉村振興,祈望美好幸福,祈盼青山綠水就是金山福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雙峰,初看村名與水無緣,村后“其山皆石,其形如獅”。然而,碧綠穆水卻與之緊緊相隨,雖然她名不見經傳,但她卻承載著千年的歷史,記載著日月生輝、星移斗轉,凝聚著蓬勃生氣,不遜大江大河的氣勢和盛景,時代的畫卷銘記著: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在此垂釣溪魚;雙峰橋一架變通途;曾經雙峰中學書聲悅耳,全省道德模范葉仰希見義勇為事跡在八閩傳頌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切美好,皆有源頭,雙峰村的綠也是一樣。目之所及全是鋪天蓋地的綠。在雙峰,人與自然形成了默契,一次次種綠,一次次管綠,一次次護綠,雙峰人是綠的最大功臣,也是綠的最大受益人。難怪先賢馮登峻賦詩贊道:“老樹凌霄高垂拱,虬枝勁干覆山壟。曠野千章翠以青,枚舉難詳各嘉種。春夏之交洽濃蔭,高低一派儼長林。何日不興遨游志,何人不愜曠大心。好鳥頻飛若知趣,將子成群齊相赴。穿花蔽葉塢深深,宿止幾為忘朝暮?;懿蒉特M無方,暢茂總不及吾鄉?!遍L居于此,有青山綠水花樹相伴,您難道不傾心嗎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言虎年尋福,福建‘?!?,您不妨也來一次吸福氣、覓福跡、找福字、走福村、沐福懷之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閩東日報?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葉子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:秋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陳秋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廣告聯系:0593-2831322 職業道德監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督專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毛片